国产肉体XXXX裸体137大胆-国产成人无码一二三区视频-www插插插无码免费视频网站-国产在线国偷精品免费看

登錄|網站導航
首頁公司簡介產品供應公司動態聯系我們


掃一掃進入移動商鋪

公司動態

小米汽車:三季度或四季度盈利

時間:2025/8/23 瀏覽量:10495

作者 | 王凌方
編輯 | 邱鍇俊

二季度,小米汽車業務毛利率再創佳績,攀升至26.4%的新高度。

智能電動汽車業務實現了206億元的營收,而在2025年第二季度,小米智能電動汽車及AI等創新業務分部的經營虧損已大幅收窄至3億元。

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也重申了下半年單季度盈利的目標,但很難講是在三季度還是四季度實現。”

本季度,小米汽車成功交付新車81,302輛,至此上半年新車累計交付量已達157,171輛。

盧偉冰還透露,小米汽車2027年正式進軍歐洲市場,目前處于調研籌備過程中。

01

產品高端化、制造平臺化助力毛利率

小米集團財報顯示,二季度智能電動汽車及AI等創新業務分部收入為213億元,其中智能電動汽車收入為206億元,其他相關業務收入為6億元。

2025年第一季度相比,智能電動汽車及AI等創新業務分部收入從186億元增長14.4%213億元;智能電動汽車收入從181億元增長14.1%206億元。

在毛利率方面,小米汽車毛利率持續提升。小米本季度智能電動汽車及AI等創新業務分部毛利率為26.4%,較2025年第一季度的23.2%有所提升,與2024年第二季度的15.4%相比,提升幅度更為顯著。


毛利率的持續上揚,主要歸因于核心零部件成本的縮減、單位制造成本的降低以及高ASP車型SU7 Ultra交付量的顯著增加。

盧偉冰對此進一步解釋道,首先,小米汽車的平均單價較高,已經達到25萬元,屬于高端車型,較高的售價帶來了較高的毛利率。其次,平臺化做得比較好。YU7SU7都基于小米Modena平臺開發的,模塊化標準化做得好。模塊化標準化還能帶來供應鏈的集中化優勢,這就是小米毛利率比較高的基礎。第三,小米的生產效率比較高,這些都支撐小米取得了比較好的毛利率水平。

對于長期毛利率的表現,盧偉冰的回答相對謹慎,他認為,短期看,成本端沒有大的變量,長期取決于他們能不能保持一個比較好的訂單量。

對于盈利情況,盧偉冰重申了下半年單季度盈利的目標,“要實現累計盈利目標,仍需經歷一段較長的歷程。”

02

新品發布與技術突破亮點頻現

產品方面,二季度小米發布了新車YU7和1000Clips版本的端到端輔助駕駛。

6月,小米發布首款SUV產品Xiaomi YU7系列,包括Xiaomi YU7Xiaomi YU7 ProXiaomi YU7 Max三款配置,起售價分別為25.35萬元、27.99萬元和32.99萬元,開售18小時鎖單量突破240,000臺。

該系列全系采用800V碳化硅高壓平臺,CLTC續航最高達835km,采用四合一域控制模塊,標配激光雷達和1,000Clips版本的小米端到端輔助駕駛,搭載NVIDIADRIVEAGXThor?車載計算平臺,算力達700TOPS

小米的輔助駕駛性也在更新。Xiaomi SU7系列于7月底開啟推送1,000Clips版本的小米端到端輔助駕駛。

此外,賽道成績也在不斷刷新。4月,Xiaomi SU7 Ultra原型車在紐博格林北環賽道以622091的成績位列紐北圈速總榜全球第三,其量產車以704957的成績成為紐北賽道最速量產電動車。

03

夯實品牌力,劍指歐洲市場

根據盧偉冰的透露,2027年小米將拓展歐洲市場。

有投資人問道,小米的品牌力能否支撐其海外市場的拓展?

盧偉冰認為,小米品牌在全球具備較高的知名度:歐洲的知名度95%以上,部分國家例如西班牙應該到98%99%“小米作為一個品牌,在海外市場的知名度,我覺得沒有任何的問題。但是小米汽車的知名度現在肯定是不高的。因此,我們的目標是在2027年之前,提升小米汽車品牌的知名度,并激發用戶對小米汽車的興趣。”

不過,對此盧偉冰似乎也并不很擔心。根據他在德國駕駛小米SU7的親身經歷,他發現當地很多人對這款車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甚至會主動拍照,而且很多人能夠準確叫出小米的品牌名稱。所以他認為,小米汽車的知名度可能比他們自己想象的還要大很多。而且,小米汽車品牌在中國就走過從無到有的構建過程,因此他對品牌力的構建很有信心。

04

機器人領域穩步布局,商業閉環待時日

在電話會上,也有投資人提起機器人領域的進展。

盧偉冰表示,他們在機器人領域應該四五年的投資歷史整體還是非常看好這個機會,尤其是應用在工廠中的人形機器人的方向。小米現階段的目標是自有工廠里面嘗試進行一些業務的閉環,然后再提高效率

盧偉冰坦言,目前看難度非常高。“我們還沒有看到非常明確商業上形成閉環的時間點,這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發布企業負責。電動汽車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為保障您的利益,建議優先選擇VIP會員!

關于我們 | 友情鏈接 | 聯系我們
電動汽車網 業務咨詢:15658057296
電動汽車網(2014-2025)版權所有 本站網絡實名:電動汽車網 手機站 m.cnev.cn
備案號:浙ICP備15032002號-1